大豐麵粉廠股份有限公司 序言
Ta Fong Flour Mill CO., LTD.

首頁 向上 序言 台灣大麵粉廠 麵粉袋內褲 從美援會到經建會 平準基金 小麥與麵粉 大雅鄉農會 台灣小麥

 

序言之一


陳希煌先生  總統府國策顧問  台灣區雜糧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十分缺乏,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經濟起飛社會進步,開創出舉世刮目相看的成績。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本年7月所出版「台灣糧食統計要覽」資料,台灣地區92年小麥種植面積為72公頃,生產小麥264公噸,而該年所進口的小麥為1224千餘公噸,除少量釀酒和製醬之外,產製麵粉約80萬公噸,產值9137百餘萬元。本人之所以列出以上的數據,旨在突顯台灣的小麥產量僅有進口數的萬分之二,靠進口卻能創造出如此高的產值。

據此,台灣在36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三分之二地區不宜耕作和居住的環境之下竟能容納30家麵粉工廠生產品質優良的麵粉,難得的是製粉技術在亞洲仍能僅次日本領先於其他各國,並與我國的經濟同步發展,探究其中確有值得吾人觀察的地方。在我國加入WTO之後,麵粉及其加工產品已可自由進口,目前各麵粉廠均經營得比較辛苦,為求防範台灣麵粉市場免受到外來麵粉的侵蝕,在各界呼籲麵粉業併合之際,台灣麵粉工業發展一書於此時出版,將為這段傳奇的歷史留下光榮的見證。

本人與編者何澄祥先生相識於民國929月下旬,接受外交部之邀參加2003年農產品赴美友好訪問團,並承業者抬愛擔任總團長,初識這位擔任小麥分團的何分團長。何董事長體格高大、聲音宏亮、為人豪邁、熱情,在華府相處三天之後,我偕同玉米黃豆分團續往北卡羅萊那州參訪,而何兄則另率小麥分團轉赴堪薩斯州。回國之後不久即收到澄祥兄親撰該次參訪的考察旅遊報告,該一報告內容豐碩翔實、引經據典,讓我見識到澄祥兄的文采和細膩的一面,也讓我重新評量這位有為的企業家,因之,由澄祥兄來主編麵粉發展史是極為恰當的人選。

這部台灣麵粉工業發展內容包括了台灣麵粉工業發展的不同期段,小麥和麵粉的結構和原理,製粉加工的流程和機械,麵粉成品的製造、品管、檢驗、包裝、運輸、儲存、銷售和服務。相互關聯的廠商,公證公司,船運公司,有關的公營、民營機構,麵粉工業的經濟政策,廠家的介紹,業界風雲人物,匯集了產業回顧、加工作業、研究發展和產業未來展望等等,力求週延面面俱到,可說是結合了理論與實務。據瞭解,籌編這本書的時間並不長,卻能如此有效率,當然要依靠編撰者平日細心的蒐集與功力。本書確如封面標題所示,涵蓋了歷史性、政策性、社會性、教育性、知識性、趣味性、紀念性與啟發性,換言之,其縱深與廣面皆能夠兼顧得到。

寫歷史難,記述一個產業的歷史更為困難,歷史的回顧有編年、有大事記、也有突發事件的切入,事實上台灣的麵粉工業起源於美援麵粉的代工作業,而真正的起飛是從民國41年美援麵粉更易為美援小麥原料加工並善加利用麩皮,促使投資麵粉的業者增加以及產能的擴充,自此台灣的麵粉加工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也奠定了台灣麵粉加工業的厚實基礎。從美援小麥的停止、政府訂定大宗物資進口辦法、進口小麥聯合採購、成立平價基金、自由申報、直到開放自由進口,以上種種不同階段的不同措施,儘管稍有少許變遷,台灣的麵粉工業並皆承穩定的局面,顯示出台灣麵粉加工業的調適力。

希煌於民國9110月接長雜糧基金會,瞭解基金會與麵粉業界的互動十分密切,尤其在台灣麵粉工業的發軔期,雜糧基金會曾積極地參與原料小麥進口碼頭穀倉的籌建、麵粉工廠散裝倉庫興建、小麥的儲運、品質的檢驗、小麥品質的貯藏實驗,以及補助添購麵粉加工產品的烘焙試驗研究儀器等,對於麵粉加工的品質改進均十分關注,此次有緣能夠先期閱讀這本台灣麵粉加工產業的重要文獻承邀為文作序,除藉此一篇幅向麵粉從業的先進們致意,也期望台灣的麵粉加工產業更為精進,永續經營。(2004/08/30Go Top


序言之


徐華強先生  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  副董事長 

「民以食為天」,麵粉工業為最基本的民生工業,稻米與麵粉兩者為國民日常不可或缺的基本食糧。為使台灣人民能夠獲得充分以及高品質的麵粉,麵粉工業擔負最重要的小麥加工和供應的責任。

台灣民眾習慣以米為主食,真正對麵食的重視,始於民國五十年左右。當時政府實施第三期經濟建設計畫,確定以輕工業發展外銷工業的經濟起飛政策,為促使此「經濟起飛」政策的順利推行,另訂定了兩個配合計畫,一個是「節制生育」,鼓勵民眾節育,希望每個家庭以生育三個孩子為限度,後又改為兩個孩子恰恰好。第二個是「推廣麵食」,當時台灣外銷主要農產品是稻米、香蕉和蔗糖,為了節省米的消耗轉為外銷,並鼓勵民眾選食價廉的麵粉食品,以取代高價位的食米。

同時期「台灣區麵粉工業同業公會」已經成立,一方面另訂麵粉工廠設備標準,籲請政府頒佈「麵粉小麥分配管理辦法」,一方面由中央標準局修訂麵粉品質標準等,使麵粉工業產銷制度漸漸步上正軌。為了配合政府「麵食推廣」政策,於民國四十九年由公會成立了麵食推廣小組,於民國五十一年四月廿八日正式成立了「台灣區麵麥食品推廣委員會」;民國五十五年成立了「烘焙人員技術訓練班」:民國六十二年成立了「穀類化驗中心」,真正負起麵食推廣工作。

由麵食推廣會為首的麵食推廣工作,在麵粉公會理事長苗育秀先生認真領導執行之下,短短五年之中,改變了台灣民眾飲食習慣,普遍認同以麵食為為第二主食,不但傳統家常麵食的消費在社會各階層大幅成長,尤其烘焙工業、西式麵包店如雨後春筍,在全省各地紛紛設立,麵食推廣會的成立對台灣麵粉工業的成長和進步,有其建設性的功效。

民國六十年後省內麵粉工業進步快速,各廠紛紛添設新穎自動化機械設備,美國小麥協會則不斷派遣優秀磨粉技術專家指導小麥的品質和磨粉技術,公會則在苗理事長睿智領導之下,團結一致、合作愉快,使「台灣區麵粉工業同業公會」在省內各公會中獨具一格,為最有紀律、最合作、最先進、最能獲得國外友誼,執行政府政策以及最賺錢的一個公會。緬懷過去數任理事長,尤以苗育秀理事長對台灣麵粉工業之貢獻,令人永難遺忘。

台灣麵粉工業的歷史應回溯至民國四十年開始,因為之前僅有日據時期遺存下來的「海南製粉株式會社基隆粉料廠」和「農林公司畜產分公司台中粉料廠」兩家,以及其他少數民營米穀廠兼磨麵粉的小工廠,談不上工業化生產;迨至民國四十一年正式成立了「台灣區麵粉工業同業公會」,台灣麵粉業才逐漸發展及光大。

在麵粉工業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政策性的規範,制度的設立,由小麥採購、招標、運輸、裝船、水險、取樣到小麥分配、檢驗,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規範,這些因時代經濟所制定的辦法,如聯合採購、小麥平準基金等等,都是當年為維護國計民生、配合政府及業者自身利益所制定的法則,不但在過去為賴以維持秩序的準則,更值得現代繼承者和對麵粉加工有興趣者研究的最寶貴資料。

本書在何澄祥先生執筆之下,以其一貫流暢詼諧的文筆,和過去其寫遊記的心得,將台灣麵粉工業的發展,由最初草創一直到今天現代科技時代,敘述詳盡,其對各種有關小麥和麵粉演進的點點滴滴,一絲不茍,彙集完整。尤其對政策性和交易性的條文規定,均採自當年負責條文制定的當事人,誠為第一手最真實的資料。因此本書內各種政策性、合約性、規範性的條文,極有參考價值,也具歷史性的傳承價值。

本書除闡述台灣麵粉工業的歷史演革、政策紀錄,並盡情表現何澄祥先生一貫遊戲人間的個性,包含了許多趣味性記錄,以及紀念性的事物。本書將台灣麵粉工業的起始到今天的發展經過,點點滴滴、包羅萬象、闡述詳盡,咸信未來繼承撰寫台灣麵粉工業史者已無須由「緣起」開始,只要從本書出版後繼續,省卻了歷史文稿的彙集。何澄祥先生為編纂本書,日以繼夜,四處彙集資料,其盡職負責的精神令人感佩。

本書在編纂過程,由各編輯委員所貢獻的資料發現,所有政策性和條約性的規範和條文,都是苗育秀理事長親自依照當時的環境和特殊情況下逐條制定,其聰穎的智慧、豐富的閱歷、縝密的思考、審慎的決策,均非常人所能及。而今苗理事長雖已駕鶴西去,但在本書記載中,將伴隨這些寶貴、有價值的參考資料永垂青史。苗育秀理事長生前被譽為台灣麵粉大王,其獲此殊榮實是當之無愧。

順應何澄祥先生所言,本書包含歷史性、政策性、社會性、教育性、知識性、趣味性、既念性與啟發性,的確這是一本包含最廣泛的麵粉工業演進史,不但值得閱覽,更值得珍藏。(2004/09/15Go Top


金剛經

讀經心得

金剛經讀經心得

紐西蘭遊記

西班牙遊記

俄羅斯之旅

俄羅斯之旅

俄羅斯之旅

俄羅斯的俊男美女

莫斯科紅場前教堂

何澄祥 編撰

中華民國台灣省台中市東區東光園路345號       345, Tung Kuang Yuan Road, Taichung,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TEL:886-4-22111161   FAX:886-4-22112165   E-mail:[email protected]  

管理員 Sean Ho   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台灣區域競爭力學會

台中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

大豐麵粉廠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學工作室